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朝闻天下 | 数字孪生水利助力灌区现代化建设

朝闻天下 | 数字孪生水利助力灌区现代化建设

5个月前 (12-07)行业资讯

水利部最新发布,今年以来,我国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开展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为全年粮食丰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水利部连续两年遴选多处遗产工程灌区,开展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通过对古老灌区的数字赋能,提高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动态优化灌区工程、供水调度。目前,全国34家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覆盖了3684万亩的灌溉面积,有力夯实粮食安全水利基础保障。

数字孪生水利,通俗来说,是指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采集全量数据,开展智能化模拟和可视化展示,把江河湖库的水体运动、水网管理、工程调度等装进数字空间,更加直观地做到超前模拟推演、仿真分析,进而优化防汛调度、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等工作。数字孪生水利让治水用水护水有了“智慧大脑”,为水利决策管理提供了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持。

江苏洪泽古灌区丨千年“活态水工遗产”汩汩润良田

目前,我国已有34家灌溉工程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些遗产工程少则上百年历史,多的有上千年的历史,这些古老的灌溉工程是如何体现古人智慧的?历经多年,它们又是如何发挥着作用?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江苏洪泽古灌区本月初入选2023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近年来这里每年的粮食产量稳定在10亿斤左右。

图片

洪泽古灌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99年。明代大修洪泽湖大堤,拦蓄淮河水形成洪泽湖,成为灌区的水源至今。

图片

灌区挡水工程洪泽湖大堤是在用的古代最长堤坝,全长67.25公里。大堤的石工墙由墙身、砖柜三合土和桩基组成。由于土、石两种材料密度不通压缩变形差异较大,是施工中的难点。而古人用河砖砌筑成砖柜,刚度介于土、石之间,紧贴在墙身后,来缓和土石之间材料差异大的矛盾,形成现代土木科学中典型的“弹模过渡带”,在当时具有开创性和领先性。此外,在大堤的建造和改进过程中,还应用了直立条式石工墙与坦坡防浪、闸坝泄洪、三合土防冲等技术,这些技术都是古代水利方面的重大发明与创造。

江苏洪泽古灌区丨新技术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江苏洪泽古灌区,历经千年沧桑,见证了我国一代代水利人的勤劳与智慧。近年来,当地水利部门对洪泽古灌区进行修复,灌区信息化、智慧化程度越来越高。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水利局副局长 徐剑:开展了现代化的节水改造,先后投入资金约4.5亿元,新建了100多公里的衬砌渠道,配套各类建筑物有800余座。目前已经形成了这个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挡得住、能控制的这样一个工程体系。

图片

在洪泽区三河镇,12万亩的高标准农田中,有的田块小麦刚播种结束,有的田块已经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

图片

2019年起,洪泽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小灌区改造,建设地下管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本增效。如今,洪泽区三河镇的田地已经路相连、渠相通、沟配套。田地上装有测温仪等设备,田间光照、湿度、降水量等信息实现了“空中传递”,农情监测员对作物实时监测并制定田管标准,第一时间播发给农户们,让农户管得准、不误时。

图片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三河镇农村工作局副局长 张平:这一处是我们三河镇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建设的一个监测点,主要为我们这一片农田提供一些墒情、苗情、虫情、水情这方面的数据服务。我们把这些数据收集,然后进行分析,为农户提供一些技术服务,农户根据我们提供的数据对田间进行管理,为我们的高产稳产打下基础。

江西潦河灌区丨古今智慧融通 保障农田灌溉

在江西,始建于唐朝的潦河灌区工程,2021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经千年发展,当地通过抢救性修复和进行多项改造,让古老的灌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全年用水量在1.7亿立方米,灌区粮食总产量5.6亿斤。

02:05


这条河流,名为潦河,源于九岭山脉,蜿蜒流经宜春市靖安、奉新和南昌市安义3县,全长148公里。为了农业生产,古人在唐、明、清时期,沿潦河河道折弯处分别修建了蒲陂、乌石潭陂和香陂三座古陂,引水灌溉。这些古陂坝体以一定的斜角,立于河道之中,引水入渠,形成了灌溉为主,并兼有防洪、排涝、水土保持等功能的多坝自流引水灌区——潦河灌区。

图片

江西省潦河工程管理局副局长 夏继平:三座古陂均属于非正交堰坝类型,堰头低、堰尾高,这种结构对大自然干预最小,洪水来了,对坝体水流冲击力更小。即使发生溃坝,部分水流剪力还能转化为对堰体石块的压力,不至于使坝体一溃而散,相对更加稳定。

图片

古陂不仅建造设计巧妙,根据陂坝碑刻记载,对水源的使用,古人也制定了乡规民约,分水而治,保障农田灌溉。

图片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河长办专职副主任 王艳凤:古代用水乡规民约,明确了上中下字号田的用水规则,并明确了处罚措施。三座古陂坝,体现了古代人民重视“技术+管理”相结合的理念,对应了现行《水法》要求,避免了设施损毁、浪费水资源和水事纠纷,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用水智慧。

图片

秉持古人灌区建设理念,在新中国成立后,江西在潦河灌区相继兴建四座灌溉工程,形成了现有7座闸坝、7条干渠,灌溉面积达33.6万亩的规模。经过历代演变,潦河灌区发展成为如今江南丘陵地区现存最完整的传统灌溉水利系统。

江西潦河灌区丨保护修复与智慧化改造并重 保障丰收

近年来,当地加大抢救性修复古陂的力度,开展水系连通、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和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工作,让古老的灌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0

1:44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水利局局长 余斌:我们县传承古代建坝的生态理念,在新建的解放闸坝中,采用气盾坝型,利用空气压缩原理,通过给气囊充气和排气,使钢护板升起和倒伏,实现水位高度的调节,且充分利用坝顶的溢流。2022年,在干旱比较严重的时候,我们通过气盾坝,精准调控水位,科学节水,确保了农田灌溉用水需求。

图片

如今,通过修复升级的蒲陂、乌石潭陂、香陂三座古陂,分别以北潦闸坝、洋河闸坝、解放闸坝的新名字,继续发挥灌溉、防洪等作用。同时,江西还在潦河灌区搭建了智慧水利平台,用127个视频点,实时监测灌区干支渠的水位、流量和引用水量信息,精准调配用水资源。并通过实施“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提升灌区水利工程的调蓄能力和供水潜力,夯实赣西北粮仓的用水灌溉基础。

图片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水利局工程师 涂安安:今年,我们实施了长石灌区改造项目,采用管道化输水,将水通过主管输送到每个小灌片,再通过支管覆盖每片农田。工程建成后,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在0.52提高至0.65以上,可以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

图片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龙津镇杨树垅村农户 刘普根:我家的田地势比较高,以前的水渠灌溉,水上不去。现在好了,新修了灌渠,可以直接放水到田里,灌溉再也不发愁了,丰收也有了保障。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央视新闻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易知微以自主研发的EasyV数字孪生可视化搭建平台为核心,结合WebGL、3D游戏引擎、GIS、BIM、CIM等技术,协同各个行业的生态伙伴,围绕着数字孪生技术、数字驾驶舱和行业应用,共同建设数字增强世界,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管理,加速数字化转型。

易知微已经为3000+ 客户提供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和应用,覆盖智慧楼宇、智慧园区、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数字乡村、智慧文旅、工业互联网等众多行业领域,包括国家电网、移动云、中交建、中铁建、融创、云上贵州、厦门象屿、天津火箭、上海电视台、金华防汛大脑、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李宁、浙江大学等典型案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