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统计,产业园区承载了80%左右的GDP和90%以上的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大趋势中,建设智慧产业园区成为了国内各地区的关注热点,目前已经从传统垂直系统架构向基于数字平台的分层架构阶段演进,向实现园区全要素聚合和全场景智慧,成为一个基于数据自动决策、自主学习、自我进化的有机生命体的阶段发展。
在各种新技术应用如火如荼、“靓丽场景应用”不断涌现的大潮下,很多产业园区在进入智慧化运营阶段后,不但没有出现构思中的“产业园区管理和发展的越级提升”蓝图,而是需要直面“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这是因为一方面前期智慧化投入没有产生多少直接效益,另一方面运营阶段需要持续投入资源进行迭代更新。
剖析这种“可持续性运营”问题,主要包括两个层面:运营之外的前期智慧园区规划建设的“业务定位”问题,不少园区存在的追求“高、大、全”的定位,就为很多建设内容的运营不可持续性埋下了伏笔;运营本身的问题,把智慧化当作一项阶段性的“工程建设”,缺乏系统化的运营规划和持续推进布局,难以真正实现“智慧化收益”。
本文重点探讨在智慧产业园区前期规划和建设中,从可持续性发展角度出发,如何合理有效找准业务定位。
(一)现实问题剖析
很多智慧产业园区在进入运营阶段后,发现投入较多资源获得“热闹喧嚣”后,面对的是很多资源投入难以为继、业务运行不可持续等“现实打击”,例如:
基础物联层:包括摄像头、实景建模等,实际运营中,在过了供应商维保期后,需要持续投入资源进行硬件、软件等层面的迭代更新。
平台层:“数据平台”面临“两头堵”的局面,前期建设重视“软件治理平台和能力”建设,一方面缺乏系统的数据汇聚规划和持续推进机制,除了较易获取的公共性、结构化数据之外,价值较高的涉企、涉人、非结构化的数据很少;另一方面,面向管理决策、企业和人员服务、产业提升等层面的数据应用和开发能力缺乏。
控制层:巨资打造的“IOC中心”存在空间资源利用率低、数据和软件更新成本高、专职运营人员和管理投入大等问题。
应用层面:面向管理层面的应用,停留在各类园区数据堆积的“好看”阶段,缺乏综合分析、专题解读、决策支撑等价值,在“精准招商”层面缺乏有价值的大数据支撑,基本停留在“招商办公自动化”阶段;面向企业的服务应用,数据服务、人才招聘、协同办公等“形同摆设”,企业还面临着数据填报、数据安全等“额外负担”;面向个人和住户的应用,与已经存在的社会商业化应用没有差异但体验感差距明显。
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前期智慧园区规划建设追求“高、大、全”的“业务定位”问题,也涉及运营本身的系统性规划和布局推进问题。
(二)业务定位的“三化理念”
为了真正实现智慧化建设和运营的价值,保障智慧园区运营的可持续性,智慧产业园区的业务定位层面,需要强化三化理念,即:集约化、重塑化和产业化。
1、集约化的业务布局,专注“核心定位”和“资源精准投入”
一个产业园区的智慧化建设,对上有所在地区的“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等布局,横向各类市场化应用和有相关的“产业大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平台,内部也可能存在政府统筹布局的“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建设内容。在智慧产业园区兴起的初期,大部分园区都选择“大而全”的业务定位模式,最近几年很多地区的智慧化建设管理部门日益强化集约化建设要求,特别是在数据平台、控制层等领域强调地区统筹建设和应用,一些地区也在探索面向本地区所有产业园区的集约化智慧平台体系建设。
实际规划建设中,很多产业园区从掌握主导权等角度出发,仍然倾向于全部平台和应用都采用“自建自用”模式,排斥他建我用、共建共用、自建共用等模式。这种布局理念一方面脱离了产业园区本身的核心定位,另一方面对于智慧化建设和运营的长期性、复杂性等不够重视。
智慧产业园区面向的服务对象主要有四类:政府和监管机构、园区经营和管理方、入驻企业和商家、园区内的员工住户访客等。从专注“核心定位”和“资源精准投入”这两个角度出发,前期顶层规划和设计阶段,在构建面向四类服务对象的智慧化蓝图基础上,需要强化以下几项策略:
其一,重点关注精准招商、企业服务、综合管理(综合分析、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等核心领域;
其二,在具体能力建设和资源投入层面,聚焦精准招商等需要的大数据资源汇聚、数据分析和应用、企业服务对接等“琐碎且复杂”,但园区特质明显和应用价值突出的领域,而公共性、成熟度较高的数据资源存储计算、通用性数据治理、基础型数据库、流程化软件等领域,提倡他建我用、共建共用等模式。
2、重塑化的规划理念,系统谋划“智慧化资源资产的盘活和创新”
目前大部分智慧产业园区的建设仍然停留在“原有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原有空间资产资源的智慧化改造”阶段。以智慧化建设和运营投入较大的“IOC中心”为例,规划建设阶段主要关注空间购置、智慧化改造等层面,但在实际运营阶段存在空间资源利用率低、数据和软件更新成本高、专职运营人员和管理投入大等问题,园区经营和管理方、入驻企业、园区相关人员的获得感较低。
数字化、智慧化的价值,一定程度上通过流程信息化、自动化带来的效率提升得以展现,但真正的智慧化价值挖掘和创新,是需要运用数字化的理念和技术,对原有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资源配置和应用机制等进行重塑和创新。仍以“IOC中心”为例,部分产业园区在前期规划布局阶段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使用逻辑,在“云会议”“云招商”“云产品发布”“云招聘”“直播带货”“云团建”“数字化体验和教育”等各类需求大背景下,深入分析和对接园区经营管理方、入驻企业和商家、园区外潜在的需求方等各个层面的需求,系统谋划中心的发展和业务定位、空间和功能布局、建设运营一体化、市场化运营等问题,一方面保证了智慧中心运营的可持续化,另一方面为相关企业和团队在智慧资源集约化建设和应用、营销管理等环节实现数字化转型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产业化的创新理念,深度耕耘“产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市场
产业园区的核心定位和关键使命是推动园区内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智慧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最根本的使命和最大的价值体现,应该是持续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新的“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价值化”领域。这种创新理念的实现,需要从资源投入、平台建设、引导和合作、政策支持等各个层面深入谋划和系统推进。综合相关产业园区的实践情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层层推进:
其一,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基础资源的集约化建设,包括基础感知资源、数据存储计算资源、数据治理能力等;
其二,企业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和支撑,重点从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才管理、安全管理等领域入手,在大数据支撑服务、智慧化空间和能力协同、智慧化辅导等层面,“线上线下”协同推进持续化的支撑;
其三,企业研发、生产等核心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支撑,以及相应的新兴产业的孵育和引入。
智慧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绝非是一项应用新技术的“阶段性的建设工程”,而是一个涉及管理、技术、运营、创新等各个层面的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可持续运营和发展角度出发,需要高度重视规划阶段的“业务定位”,以及相应的资源投入、运营管理等策略和机制建设,重点关注精准招商、企业服务等核心领域,运用数字化的理念和技术,对原有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资源配置和应用机制等进行重塑和创新,持续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新的“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价值化”领域。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未来智慧园区白皮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易知微以自主研发的EasyV数字孪生可视化搭建平台为核心,结合WebGL、3D游戏引擎、GIS、BIM、CIM等技术,协同各个行业的生态伙伴,围绕着数字孪生技术、数字驾驶舱和行业应用,共同建设数字增强世界,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管理,加速数字化转型。
易知微已经为3000+ 客户提供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和应用,覆盖智慧楼宇、智慧园区、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数字乡村、智慧文旅、工业互联网等众多行业领域,包括国家电网、移动云、中交建、中铁建、融创、云上贵州、厦门象屿、天津火箭、上海电视台、金华防汛大脑、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李宁、浙江大学等典型案例!
文章
10.5W+人气
19粉丝
1关注
©Copyrights 2016-2022 杭州易知微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7017号-3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1932号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 合字B2-2022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