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数字孪生城市面临的挑战和数字孪生城市发展的建议

数字孪生城市面临的挑战和数字孪生城市发展的建议

1年前 (2023-02-20)行业资讯

数字孪生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  数字孪生城市面临的挑战


3.1  科学认识与价值认知的挑战
产业和社会对数字孪生城市理性认识不足,导致技术与业务脱节。数字孪生城市仍处于探索阶段,其技术框架、技术路径、理论体系仍处于发展演进之中。

一方面,部分城市过度注重精细化建模、可视化效果,却忽视了对业务赋能价值更高、数字孪生优势更突出的仿真推演、模型优化、挖掘分析、辅助决策等实用价值[9];另一方面,缺乏对核心业务的调研分析,导致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与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等实际业务脱节,造成“好看不好用,建成即闲置”。

3.2  数据治理与隐私安全的挑战
数据规模空前增加,导致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风险增加。一方面,数字孪生城市涵盖空间地理、物联感知、城市运行等多维度数据,数据汇聚程度和处理频次显著提升,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数据权限管控、数据最小范围采集等环节,政府和产业界仍然缺乏实操性、路径性、细节性的政策规范和操作指南,导致非法采集、越权使用、数据泄露等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城市视频、轨迹等部分数据涉及公民个人信息,隐私保护难度和风险持续增加。

3.3  要素支撑与商业可持续性挑战
复合型人才队伍和长效运营商业模式亟需建立。一方面,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仍需要多元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当前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人员主要为在软件开发、建模渲染、地理测绘等专业人员,城市规划、模型算法、业务分析、商业运营等领域人员参与不足,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另一方面,当前66.7%的数字孪生城市项目依靠政府投资,社会资本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同时,数字孪生城市项目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亟需探索通过内容付费、云服务等方式,推动数字孪生数据资产增值、平台运营增值、孪生服务增值,形成数字孪生城市项目可独立运营、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4  数字孪生城市发展的建议

4.1  政府侧发展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议
4.1.1  明确数字孪生城市统筹推进机制
地方政府要明确数字孪生城市统筹管理机制和政企民协同推进机制。地方政府通过组建数字孪生城市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创新坊等形式,明确数字孪生城市的管理机构。构建联席会议、项目联合审批、重点项目推进等工作机制,解决政府部门间沟通不畅、数据壁垒、协同不足等问题,形成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合力。通过成立城市智能运营管理中心(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er,IOC)等平台和机构,有效连接散落在城市各部门间的数据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对外专职管理,对内横向协调。同时,鼓励政企民共同参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通过发布城市机会清单、揭榜挂帅、优秀项目补贴等机制,激发企业投资建设数字孪生城市项目的积极性。通过政府网站、小程序、市民问卷等形式,开放公民参与渠道。

4.1.2  打造以人为本的数字孪生场景
率先建设一批以人为本的数字孪生标杆场景。坚持应用导向,鼓励政府部门率先建设一批具有使用价值、解决现实需求的数字孪生场景,例如高难度的地下空间治理场景(如燃气管网、地下水等场景)、高危险的灾害预演场景(如爆炸、内涝等场景)、高复杂的城市管理场景(如车流、人流、交通流多重信息流交织的城市交通管理等场景)、高价值的仿真试验场景(如碳中和推演、项目选址分析等场景)。组织开展数字孪生优秀案例选拔和示范推广活动,在城市规建管、交通运输、应急救援等领域培育一批数字孪生优秀解决方案和创新产品。

4.1.3  加强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保障
探索建立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面对全域全时的孪生数据资源体系,政府应围绕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公共数据安全等领域,先行先试出台细化政策,并结合数据授权运营、数据资产管理等新态势逐步迭代完善法律法规。同时,明确数据“最小范围”采集的原则、落实数据采集应“告知—同意”的原则,在采集、汇聚、共享、处理、分析全周期中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

4.1.4  注重复合式人才协同创新
加强跨学科、复合型、多梯次人才协同创新。在现有数字孪生城市项目实施团队基础上,基于数字孪生城市要素框架,吸引城市规划、地理信息、建模仿真、可视化呈现、商业运营等多领域人才等共同参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通过定期举办数字孪生城市研讨、沙龙和培训,挖掘分析城市发展内在规律,宣传和推广数字孪生城市理念和行业实践,帮助城市管理者提高决策效率和建设成效。同时,要注重提升市民和普通民众的数字素养,吸引公众参与数字孪生城市共建共享。

4.2  产业侧发展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议
4.2.1  降低技术门槛
降低孪生场景开发门槛,鼓励多元主体丰富数字孪生城市服务供给。目前,三维建模和可视化呈现对于非GIS、BIM领域从业者而言,存在一定门槛。通过政府侧搭建数字孪生公共服务平台,产业侧建立数字孪生开源软件推进联盟,积极推广低代码、零代码等方式,发展面向无开发经验的SaaS微应用,如提供在线的原型绘制、模型定制服务等,帮助城市管理者、运营人员、产品经理以及市民等共同丰富数字孪生城市场景,改善已有业务流程。

4.2.2  长板组合创新
塑造企业长板优势,构建组合式创新模式。数字孪生城市涉及众多领域,无法由少数几家企业“通吃”。各行业企业应根据数字孪生涉及的重点技术和产业方向,如物联感知、全要素建模、可视化呈现、数据融合、仿真推演、虚实融合互动、深度学习等,培育企业自身长板优势。同时,产业界要加速组合式创新,建立开放互联的增量商业模式,破除行业存量竞争、零和博弈的思维,构建数字孪生城市繁荣产业生态。

4.2.3  提炼产业标准
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与国际标准衔接。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数字孪生城市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从数字孪生城市先进实践中提炼共性要求和规范标准,加快数字孪生城市技术要求、孪生体统一表达、编码体系、成熟度等标准编制。加强国际标准对接,促进数字孪生框架统一、标准互通和标准共建。

4.2.4  创新商业模式
积极拓展数字孪生企业端、消费者端市场,构建长效运营模式。一方面,探索数字孪生平台运营模式,积极发展数字孪生城市平台云服务、SaaS服务和定制化服务,面向政企客户提供数字孪生开发环境、脱敏合规的数字孪生模型、三维素材、示例文件等服务内容,推动平台运营增值。另一方面,探索数字孪生数据资产增值应用,对于政府部门统筹管理的数字孪生模型,开展基于数据授权运营的开放利用,面向交通、城管、生态等部门授权开放,合规开发行业应用。对于企业或个人开发的三维模型,支持相关单位或企业建立数字孪生模型行业联盟与共享资源池,汇聚安全合规的三维模型,通过免费使用、付费使用、会员制度、三维模型定制开发等多种方式,促进数字孪生模型研发交流,推动形成长效运营、数据增值的商业模式。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张新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易知微以自主研发的EasyV数字孪生可视化搭建平台为核心,结合WebGL、3D游戏引擎、GIS、BIM、CIM等技术,协同各个行业的生态伙伴,围绕着数字孪生技术、数字驾驶舱和行业应用,共同建设数字增强世界,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管理,加速数字化转型。

易知微已经为3000+ 客户提供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和应用,覆盖智慧楼宇、智慧园区、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数字乡村、智慧文旅、工业互联网等众多行业领域,包括国家电网、移动云、中交建、中铁建、融创、云上贵州、厦门象屿、天津火箭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